关于高等书法专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杨锁强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书法系,西安,710049)
摘 要:本文对中国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书法艺术的学科化与书法教育的科学化进行了评价与反思,在此基础上对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学科支撑、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如何处理“学”与“术”的关系、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国际视野与外语学习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高等书法专业;书法学科;书法教育;高等教育;书法;教育
中国的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始于1962年,发展至今已有120余所大学设立了书法专业。已初步建立了本科、硕士与博士、博士后的培养体系。并在高职院校、专业美术院校、师范学院和综合性大学各有建构。而日本把泛化的书法教育上升为专业的书法教育则是在1949年,其标志是在大学设置了书法艺术专业,此时书法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我国的当代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书法学科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做了两件事,一是书法艺术的学科化,二是书法教育的科学化。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如高等书法教育培养体系缺乏应有的特色和基础学科的支撑,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生源瓶颈日益显彰,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人才的就业问题已面临困难,在处理“学”与“术”的关系上出现了偏差,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缺乏应有的国际视野且忽视外语学习等等。基于以上出现的问题,是该对高等书法专业教育进行总结与反思的时候了。由于本人从事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身份,身在其中,把困惑的一些问题坦诚地提将出来,谈谈自己的若干思考,限于篇幅,言简意赅,意在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 对书法艺术学科化与书法教育科学化的评价与反思
学科化是从事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前提,它起源于社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而社会教育资源的稀缺决定了必须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配置。它讲求教学的模块化与成才效率。在古代我们虽有书学,但零散而不成体系。要进行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就必须对古代存留下来的书学进行系统化、科学化、门类化和学科化。在这些方面,经过书法界同仁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书法学、书法美学、古代书论、书法考据、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技法等课程的产生就是其成果的表现。虽然一些课程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完善,但是,学科化的框架毕竟搭起来了。这是书法学科化喜人的一种进步。但是不能不让人看到,国学基础的薄弱与学科化应有的逻辑、抽象与整合能力的欠缺使得书法的学科化面临尴尬。导致的后果就是书法学科化要不然就是史料的大量堆积,没有提到应有的学科高度;要不然就是拿一知半解的西学来对书法进行学科化,出现了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学科生硬的嫁接。在书法学科化的进程中,我以为应把握“国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比较妥当。这也就决定了书法的学科化对学者的要求是学贯中西。这确实很有难度。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采用相关学科学者集成、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不失为一种便当的方式。书法艺术学科化中有一个最为困惑的问题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意象特征使得你无论如何对其进行阐释都有问题,即说不准。一些逻辑与抽象的科学语言这时会变得软弱无力,我们无妨就采用古人意象化的赋、比、兴的语言,等到能说清楚时再说清楚它,这是一种充满智慧而又颇为有效的策略。总比用西学的方法生搬硬套地去说而愈说愈说不清为好。随着书法学科的发展,还会出现一些新的急需建设的课目,所以书法艺术的学科化任重而道远。
书法教育的科学化是伴随着学科化而产生的。几代书法人在此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也看到,书法学科化具有双刃效应。积极的一面是积聚了多人的智慧,易于成才;消极的一面是缺乏个性化培养。个性化是艺术家的生命线,如果以丧失个性为代价来换取文凭的确是一个十分残忍的事情。古代虽没有这种大学式的学科化的教学,而是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着书法艺术,却产生了那么多的大师,而现在我们书法学科化了,教育科学化了,但是从现有的教育成果来看,并没有产生大师,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在书法艺术的教育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可言说的。所以古人就有“言传身教”这个词,很恰当,不可言说的靠身教,真正实现了个性化的培养。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师带徒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的师一般具有深厚的学问,修养全面,国学基础很厚,且书法技法扎实且随学随用,这一点我们不能和古人比。但是今人也有今人的优势。印刷技术与信息技术十分发达,我们能够看到大量的历代书法作品。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看你如何使用它。其好处是见识广,坏处是易花心,在学习上往往浅尝辄止,难以有大成就。老子观水而悟道,多么简单明了!而今人大多因有太多的选择与诱惑,象蜜蜂一样四处采蜜,采来的花粉五花八门,要不酿不出蜜来,要不酿出的蜜不纯正而变了味。因此,书法教育的科学化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十分复杂且需要花大智慧与大气力要去解决的问题。书法教育的科学化还有好多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如书法个性化培养问题,国学修养问题,师法自然问题,气度培养问题等等。我们可以说,高等书法专业教育是一种最为有效的书法成才方式,但不是书法成才的唯一方式。
二、关于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学科支撑问题
学科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有学科支撑。书法学科也一样。书法在古代为“国艺”的一种,我们谁也无法否认,中国书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生长出来的。其学科的支撑乃为国学,而绝不是西学。国画的学科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导致了中国画大师的终结,中国书法的学科化也正在扮演相同的命运,原因何在?中国画与中国书法耐以生存的土壤——国学被消解了。在中国文化贫瘠的土壤上是长不出中国书法这棵参天大树的。在西方文化土壤上只能成长起西方的艺术。中西文化是不同的两个文化体系,其具有根本的分野。见表1。
〔1〕
文化
类型 |
文化
基础 |
眼见
心求 |
情感
|
追求
|
看世界的方式 |
艺术主要追求 |
主客
关系 |
人与自
然关系 |
特点
|
中国
文化
|
农耕
文化
|
眼见实,心求虚
|
充满与洋溢着浪漫感
|
追其“意”,
求“心学”,
尚和谐 |
用心灵
|
写意
|
由外
而内 |
归依感,非对抗性 |
有限而
寓无限 |
西方
文化
|
大海
文化
|
眼见虚,心求实 |
充满着求索感、英雄主义 |
追其“理”,
求“科学”,
尚战胜 |
用科学
|
写实
|
由内
而外 |
人与自然对立 |
以能力无限的提升满足其无限的欲望 |
表1 中西文化艺术比较
显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东西方人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必然历史选择,散发着适合东方与西方各自文明的智慧灵光,从而也产生了东方与西方各具特色的艺术经典。中国文化的特色决定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与贡献。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最为凝练的物化形态,也就决定了中国书法的文化本根是中国文化而不是西方文化。中国书法追求的境界实际上是其支撑的文化所追求的境界。见表2。
〔2〕意象是中国书法的本质。这种以有限而寓无限的特征就是我们一直所崇尚的“中国味”。当然,西方也从近代提出了意象,无论是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1671-1713)提出的“人心赋予的形式”、康德提出的“合目的性的审美意象”、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审美的先验结合”、还是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提出的“浸透着情感的表象”等,其与中国的意象具有某些相同之处:如都强调形象与意蕴之间天然地存在某种关系;情与景、意与象之间的天然合一性;审美意象具有虚幻性;对审美意象的特征亦具有相同的看法:中国意象强调“情”“景”交融产生审美意象;西方意象强调“情感”与“形式”化合为一。但是中国意象与西方意象却有本质的不同:从哲学层面来看,中国意象是主客合一的一元论,而西方意象则为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在意象的创造上中国意象强调情与景的结合,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结合,而西方意象倾向于意象是主观经验的显现;在意象的获取上,中国意象强调感悟体验、擅长综合,“象外之意”、“兴象论”,而西方意象强调哲学思辨、擅长分析,情感形式、“象征论”;在语言与意象的关系上中西意象也有不同,中国意象强调忘言得象,忘象得意,而西方意象重视语言的意象上的创造作用。因此,从艺术的意象本质而言,中西艺术也是有分野的。我们在书法学科化的进程中,必须面对这种分野。真正构筑中国化的书法学科体系。而不是不加分析地拿西方的去生搬硬套。
文化 |
最高准则 |
审美境界 |
审美方式 |
审美心态 |
主要审美特征 |
道家 |
人与自然和谐 |
自然 |
神遇 |
虚静 |
素朴、变易、博大、玄妙 |
儒家 |
人与人及社会和谐 |
中和 |
理性 |
比德 |
中和、至诚、充实、崇高 |
释家 |
心灵和谐 |
空灵 |
顿悟 |
虚无 |
清、孤、淡远、虚灵、荒寒 |
表2 儒释道审美比较
上一个世纪是中西文化交锋与交融的世纪。中国的物质贫困在面对西方的物质文明时,中国人没有了自信。因为人们确信,一个强大的民族必须有一个优秀的文化作为支撑。因此,国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国文化有问题,要革中国文化的命。中国书法也就在这种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风雨摇曳。不可否认,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其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适合其自身的心理定势。时代不同了,文化也应该是一个发展的文化。但是,其民族文化的基因不能断链,就像我们自身,身体的基因来自于父母,但也有自己独有的基因。我们不能把自己的遗传基因全扔了。文化与艺术也是如此。我们知道,任何艺术都有其耐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书法艺术也不例外。书法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无外乎要具备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社会的土壤,另一个是文化的土壤。社会土壤提供了社会需求与书法艺术家可以凭借书法艺术生存的条件;而文化土壤则是大众能否对书法艺术理解与欣赏的基础。我们毫不否认当代我国在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上出现了某些断层,但是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包容足以使中国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历代外来文化的侵入并没有消灭中国文化,而是融入了中国文化,并使中国文化得到了充实与发展,这就是例证。只要中国汉字不消亡,中国书法也就不会消亡。因为中国汉字本身就承载着中国的“道”。鲁迅先生说得好,“失去余裕心,或不自觉地抱了不留余地的心时,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虑”。书法艺术是提供给人们“余裕心”重要方式,这样看来,书法艺术不单是满足个体精神的需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需要。当然,我们不能用今人的生存状态要求古人的文化应该如何。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并在当代得到发展。有一些传统文化在古代的那个时代是优秀的,但是到当代可能是落后的、过时的、封建的和不适合当下时代的。我们继承传统文化,不是全面复古,也不是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而是有继承也有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成长的中国书法也是如此。中西文化在不伤其文化本根的基础上都可以相互借鉴,但最终要形成自己特色的东西。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融合,在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禅宗就是个例证。中国书法从西方艺术的借鉴也一样,既要融合也要形成自己的书法文化特色。上一个世纪,沙孟海、林散之、陆维钊诸先生在书法艺术表现力方面的贡献在此方面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学科支撑的基础必须是厚实的和较为宽泛的。从上一个世纪初到中叶,学科化的分类越来越细,导致各个学科越来越营养不良且发展遇到了困难。直到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才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大学科的思路,强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而我们的书法在唐宋叫“书学”,是指培养书法人才的学校。《新唐书·选举志》有“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说文》二岁,《字林》一岁。”《宋史·选举志》有:“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说文》、《字说》、《尔雅》、《大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 书法虽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但是其与中国哲学、史学、中国美学、中国文化、文学等的关联,注定了中国书法有着广泛的学科基础与支撑。在古代,书法把实用、审美与修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强调人书合一,这是一种既利己又利他的书法成长与发展的大智慧。也注定了中国书法根深叶茂,源远而流长。而在当代书法学科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追求纯粹的艺术性,且把书法与修心分离,这样一来,书法的成长的土壤可能被消解,其路会越走越窄。中国书法的学科化不能片面地追求细化与纯化,重蹈上一个世纪其它学科发展的覆辙,而是应该把学科重点放在对历代书法遗产的科学化的总结、继承、发展与学科化的建构上。面对中国书法在当代的境遇,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国书法完全失去了实用的土壤,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书法的实用是书法艺术化的羁绊,书法的纯艺术化是书法的唯一出路。书法学科要获得广阔的发展,就必须从其它学科广泛汲取营养,拓展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而不是萎缩自己的生存空间。
一个值得重视的现实是,我们高等书法专业教育所要培养的对象基本上接受的是西方科学技术的文化。至于国学的接触大多只是通过古代诗词、古文和历史的点滴学习获得少的可怜的滋养与说教。而报考高等书法高等专业教育的学生现阶段大多并不是文化课程优秀的学生,这样以来,我们所培养的对象从知识结构上本身就有缺陷。中国书法如果抽离了国学的基础,书法的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就简单地降为与和技校没有什么分别的技术层面的教育,培养的只是熟练的技工,而不是富有创造力的高级人才。张祖安教授有句名言“书法与写字,在古人那里似乎没有区别,古人的一些信札,现在都被看作书法了。今人则不然,他们的书法创作,在古人眼中不过是写字而已。”可谓一语中的。如果对中国书法的高等专业教育进行反思的话,其主要的软肋是在国学教育的缺失。而当代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大多对于国学的修为也是令人堪忧的。中国高等书法专业教育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补上国学这门课。
那么,值得思考的是,在以国学为支撑的中国书法高等专业教育要不要学习西学的问题。这取决于西学对于中国书法的发展是否在当代甚至未来具有积极作用来决定的。毫无疑问,西学是关照国学的一面镜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的这两句诗句道出了观照国学要从西学来看的道理。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都是对西学和国学具有深厚的修为,并以西学观照国学而洞察中国美学真谛的。但问题是,在用西学来关照国学时,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以西方文化观照中国文化,就好像用镜子来观照人一样,我们是为了看清自己,而不是迷失了自己却只看到了镜子。我们更不是用西学与西方文化来革国学与中国文化的命。其次,西学与国学各有所长,在不伤中国文化与艺术本根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化与艺术进行合理的借鉴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西方艺术在形式美上的优势可以对于擅长内美的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在外在形式美上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另外,西学与西方文化的修为也为中西文化与艺术寻找对接点和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显然,西学与西方文化对中国书法的当代发展也是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我国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在中国哲学、美学与文化层面也应该以西方哲学、美学与文化为观照,开设中西比较哲学、中西比较美学、中西比较文化学课程。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中国书法面向国际化的当代,使中国书法获得可持续而又健康的发展。
三、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
当代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生源瓶颈日益显彰。这种生源瓶颈主要是指生源质量,而不是数量。大家知道,报考艺术类的学生基本上是其它功课不好而来学习艺术和报考艺术类的,这样容易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所有学科之中,其实艺术学科对人才的要求应是很苛刻的。除过要求学生具备艺术天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丰厚的知识积累。这是决定能否在艺术上有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而现阶段国内报考书法艺术类生源的文化课偏弱对于书法艺术人才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另外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人才的就业问题已面临巨大的困难。在国内除过国画院还没有一个单位把你养起来来搞书法艺术的。这就为高等书法艺术人才的生存带来问题。当然,你也可以不要工作单位,当一个纯粹的书法艺术家。但是就从国内这一批人的生活境遇来看,可以说是很艰难的。现阶段高等书法艺术培养的人才大多是去大、中专、中学去搞书法艺术教育,但是这些类型的学校并没有把书法摆到应有的地位,而是可有可无。即使在这些类型的单位就业,其缺口没有几年就会补齐,而以后怎么办?这关系到书法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我们从事高等书法艺术专业教育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许会为书法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契机,我们拭目以待。拓展书法艺术的生存空间是当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重要任务。这就不能不涉及到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
一个好的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人才需求、培养、就业、发展的生态链。如果一个链出了问题,这个专业的发展就会遇到了困难,甚至危及到生存。一般而言,书法人才的培养、就业与发展都是建立在社会对书法人才需求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生态链主要集中在需求上。中国高等书法专业教育虽不能按教育产业来办,但其也必须遵循一些市场规则。除非国家提供一定的发展与就业的支持。就书法专业的需求而言,其包括书法人才的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自身需求往往由社会需求所决定的。在古代,书法人才大部分出自于实用的需要而由国家养起来的。《唐六典》中就有“校书郎、正字掌校雠典籍,刊正文字。字体有五:一曰古文,费而不用。二曰大篆,唯《石经》载之。三曰小篆,印玺、旛幡、碑碣所用。四曰八分,谓《石经》碑碣所用。五曰隶书,谓典籍、表奏及公私文疏所用”
〔4〕的话语。也有浪迹江湖我行我素以书画谋生活的书画家如徐渭等,其“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诗句形象地描述了他的境遇,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中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纵观中国书法历史,仅以书法名世且单纯依靠书法来维持生活的人并不多。在社会崇尚书法的古代尚且如此,何况在崇尚科学的当代呢?在当今,从书法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漂泊在社会上采用办书法班从事书法教育以维持生计,名利双收只是对于书法名家有份而与他们无缘。他们的生活境遇确实令人堪忧!考研对于书法专业而言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只能是延缓毕业,却不能解决就业的根本问题。我想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参加高考,如果还有其它更好选择的话,他可能不会选择书法。这是中国书法专业教育的现实,不能不令我们从事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人士正视之。书法高等专业教育对于受教育者自身而言其修德修心的功用是不用质疑的。关键是社会需求的萎缩。作为精英文化的中国书法自从平民化和世俗化以后,其社会地位也就失落了。而我们的书法高等专业教育在没有处理好社会对书法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下纷纷开办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其规模日益扩大。且在高等书法专业的教育中,提出了书法艺术的独立与纯艺术化期以解决当代书法发展面临的困境。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书法艺术作为独立的视觉艺术来对待的话与其它视觉艺术相比并不显得直观和具有优势,且欣赏书法还得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其机会成本比其它视觉艺术来说还是高了一些。从举办书法展览社会公众对其的冷漠可见一般。其绝没有歌星演唱会那样众星捧月令人们趋之若鹜。也不会有古代那种观书法车水马龙的壮观。毕竟中国书法的辉煌属于过去而在当今已光华不在,但我们当代人必须继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并要发展之,重铸书法的辉煌,这是我们的历史担当。
高等书法专业的出路到底何在?我想应该从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上下功夫。我们作为高等书法专业的教育人士,确实希望书法学科能够真正独立并能良性发展,但是,一些社会的现实需求环境并不是我们从事高等书法专业的人士能够改变了的。那我们无妨就先从改变我们自己着手,使书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生物界,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共生现象,即两种不同生物紧密相联地生活在一起并相互受益的稳定状况。其不仅存在着环环相扣的食物链,而且也存在动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共生现象。共生又叫
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是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发展。这种现象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那就是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可以采用能和其共生的专业联合培养,最好采用双学位或本硕博联读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如果对能与书法共生的专业扫描的话,文化艺术管理、艺术设计(包括工业设计)、广告、导演、传播学、法律、外语、计算机(偏向字库设计)等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我们反思一下古人,没有把书法从其它学科抽离出来而作为修心、实用和审美的工具自有其中的道理。书法要真正回到生活中去,必须让书法的元素与当代所需求的专业结合起来才有出路。 另外,也可以把书法高等专业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内容,让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有选择地接受书法专业硕士教育,借以修心与修身,并与其原来从事的专业相结合。可在教育部批准的前提下颁发MCC(Master of Chinese Calligraphy)专业学位文凭。这种方式绝不是把书法专业边缘化,而是切切实实地让书法与当代社会密切结合的有效方法。当书法元素在当代社会获得较为广泛的结合与运用之后,其对书法人才的需求也就自然而然地扩大了。在书法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成熟之后,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也就能够脱离共生,实现书法学科真正的独立培养。这种策略化的高等书法专业发展模式不仅可以使得书法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实现与当代社会的对接,既解决了当前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使得高等书法专业的未来人才市场需求也被培植起来了,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地位自然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可谓一举三得。
四、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如何处理“学”与“术”的关系
在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如何处理“学”与“术”的关系本不该是个问题,但却出问题了,且多有争议。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确实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培养的学生一些是有知识没文化的;另一类更可怕,有文化没知识的,即有“术”无“学”的。前一种大多是理工科的学生,后一类主要是艺术类的学生。有“学”无“术”则无能,有“术”无“学”则匠人一个!我想这应该是大家的共识。
但是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在书法界出现了“做”而不“述”和“述”而不“做”,把“学”与“术”对立了起来。其实“学”和“术”不是一个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问是内功,技法是外功。“学问”和“技法”是从事书法专业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要素,当然也缺不了“修养”与“阅历”。在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至少必须解决“学问”和“技法”这两个问题,这是基础,动摇不得。而“修养”和“阅历”可以让工作以后的岁月来解决。当然“学问”也是要通过一辈子要解决的问题。但起码在高等书法专业教育阶段,必须打下从事书法专业的学问基础,让学生对从事书法专业的学问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掌握其治学的门径,为以后在书法领域成大果奠定基础。所以高等书法艺术专业教育应该“学”与“术”并重方为上策。如一个车的两个前轮,偏重那一个,都会原地打转而停滞不前。
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的“学”应是建立在国学基础之上的学问,而不是与中国书法无关的西学学问。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生长出来的,蕴含着中国人的睿智与哲思,其学问主要有以下几大板块:(1)中国文化学(主要包括儒家、道家、释家文化等);(2)中国哲学;(3)中国美学与书法美学;(4)古汉语与古文字学;(5)书法史与艺术史;(6)书法心理学与书法社会学;(7)文献学与考据学;(8)诗词学;(9)文化艺术产业等。当然,由于各个大学的学科优势的不同和与市场对书法人才需求的结合点的不同,其可设置强调其特色的“学”的课程。如对于一个拥有环境艺术的强势学科,可以考虑开设“书法环境艺术”等。总之,关于“学”的问题,在全国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其支撑书法学科的基本的“学”应是必须具备的,如前九大块的前五块知识模块。而其它的知识模块各个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培植自己的书法学科特色。对全国书法高等书法专业教育采用统一模块相同课程教育的做法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其不利于特色书法人才的培养和大学书法教育特色的形成。中国书法的审美境界是通过学问养出来的,如果没有“学”的支撑,中国书法势必因缺少内涵而行而不远。
“术”是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对于书法之“术”的学习我们主要是通过临摹古人书法作品来获得。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古人产生“术”的法门是来自于自然的意象。对古人书法之“术”的继承固然重要,但不能把“术”不能看成一成不变的教条。要知道“术”的来历。如何获得“术”比“术”本身更为重要,这涉及到“术”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强调学问重要性的基础上,十分重视通过行万里路来读懂自然界的这部无字天书,从而从自然界获得书法创造的源源不断的养料。但是,在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中,还没有一门课程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术”不但是个技法或技术的问题,亦应上升到学问层面。使其既能形而上,又能形而下方妥。这样以来,“术”和“学”不再是两张皮的分裂,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五、关于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国际视野与外语学习问题
中国书法要不要国际视野?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这取决于中国书法的本身发展的要求、书法的社会需求和书法耐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
就书法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而言需要国际视野。中国在国际的学术领域中,真正能建立并得到世界认同的学科可谓凤毛麟角。这不能不是一个让中国学人反思的问题。中华民族传统的感性思维定势在一定的程度上并不适应书法学科的建立。因为任何学科的建立都离不开科学而又严密的理性逻辑思考。如何对历代书法作品及其经验性的书法理论进行研究,上升到科学而又系统的书法艺术学科,单纯依靠国学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必须对西方的科学文化与学科建立的科学方法进行学习与合理的借鉴,使得书法成为一个都能学习和接受的具有世界视野的跨学科体系。油画学科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使得油画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国际视野是中华文化输出的战略要求。林语堂曾有句名言:“不懂中国书法,就不懂中国文化。”说明了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尤其是第三次浪潮的信息革命使得人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各民族的文化与艺术相互渗透。中国书法艺术面向国际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开放的文化和文化开放是当代文化的要求与主旋律。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文化大同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就像自然物种一样。那种既有共同点又保持各自特色的文化与艺术使得整个世界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从而满足与寄托不同文化本根民族的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在整个世界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史中,文化与艺术的交流与借鉴使得各国的文化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中国不仅有科技与产品的输出,而且也应该有文化与艺术的输出。因为任何时代,物质的成就只有上升到了文化的层面才能使永恒与不朽。中国书法的国际输出是中华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对中国历史进行反思的话,唐代的兴盛使得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传播就是一个好的例证。而从上一个世纪以来,由于西方的科技进步与物质繁荣使得西方文化成为世界的强势文化。从世界范围而言,经济与科技的落后的国家势必让人们对其文化产生了怀疑,也往往让人们以劣等文化来对待。显然,文化的输出是建立在经济与科技输出的基础上才更有说服力且易于被接受。在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与科技国际输出的同时,这种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国际输出亦成必然,其势必要求中国高等的书法专业教育必须要具备国际视野。
作为安顿人类灵魂的中国书法艺术同样也可以抚慰西方人的心灵与提升其精神境界。如果把中国书法艺术与世界艺术做一比观,以道为旨归的中国书法艺术不仅重视目鉴、更重视目鉴基础上的心鉴和神鉴。目鉴所看到的艺术形式美最多只能悦目,而心鉴却可以悦心悦意,神鉴可以悦志悦神,使人达到道体之境界而逍遥自在。西方艺术大多停留在目鉴和心鉴层面。我们不可否认其在艺术形式语言上的丰富性和卓越的造型能力。但是意的传达总是有限的。不像中国书法艺术,以有限而寓无限。这正是中国艺术能引起西方人着迷的地方。对后现代艺术深有研究的王瑞芸认为:现代主义艺术强调的是“形”,后现代主义艺术看重的是“态”,可谓一语点破了现代后现代艺术形态嬗变的要害。现代艺术对艺术发展的突出贡献是视觉形式的拓展,后现代艺术却是以反艺术的面貌把艺术变为无所不在的生活感觉状态。
〔4〕无论西方的现代艺术还是后现代艺术在自身的发展中由于过分重视艺术的形态而使得艺术的内在美进一步消解。而中国书法在书法形式美上的拓展可以积极借鉴西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在形式美上的合理成分,使得中国书法在重视内在美的基础上获得外在形式美的突破。另外,中国书法在开启心智与创造力及养生与健康医疗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同样使得中国书法在面向世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显然,从书法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中国文化与艺术的输出和世界对中国文化与书法艺术的作用与需求来看,中国书法的发展必须要具有国际视野,也就决定了中国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亦同样要具有国际视野。而国际视野的具体实现则不能不涉及到外语学习的问题。纵观世界,一个人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要求。由于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培养的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高级人才,其必然涉及到国际学术交流与文化艺术交流的问题。众所周知,国际学术会议的通用语言是英语。其会议论文也是用英语写成的。对英语有所钻研的人都知道,一般外院培养的翻译人才对于具有意象特质的中国书法的专业论文翻译是望而生畏的,由于其一般没有中国书法、中国文化、中国美学与中国哲学的知识与修为的缘故。那么,这就必须依靠我们的书法专业培养的人才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外语不是削弱,而是应该加强。并在公共外语的基础上开设中国书法的专业外语。
中国高等书法专业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合理有效解决是我们当代书法学人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一个成熟的面向国际的科学而又系统化的书法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将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艺术学科的巨大贡献,中国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将使中国书法与中华文化的精神薪火相传且发扬光大,一个新的中国书法的昌盛时代也将随之到来,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 杨锁强.关于书法意象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P100-101
〔2〕 杨锁强.中国书法审美境界论——兼谈当代中国书法在审美境界上的若干误区.《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P544
〔3〕 唐·李林甫.《唐六典》.上海:中华书局.1992年1月,P300
〔4〕 徐淦.
装置艺术——西方后现代艺术流派书系.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